如何鼓勵孩子做事負責
科研處摘錄 文源:北京四中網校
責任感是人們對自己的言行帶來的社會價值進行自我判斷,從中產生的情感體驗,這種體驗來自對自己行為后果的反饋,同時又激勵、督促自己去履行一定的義務,以實現(xiàn)一定的行為目標。責任感是孩子安身立命的基礎,當一個人具有了某些能力時,就要對相應的事物負責。但是,孩子做事,往往更多地重視行為過程本身,而不太重視行為結果,因此父母要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必須讓孩子有對自己的行為結果負責的習慣。
孩子責任心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而系統(tǒng)的工程,它不僅需要父母循序漸進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同時更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去深入研究孩子的心理特點,并適時調整教育方案。
1 訂立責任合同,讓孩子明白該做些什么,要怎樣做,否則將會受到哪些懲罰。
因為孩子做事,往往是憑興趣的,對他要求不明確,孩子便不會堅持下去。因此,要讓孩子對某件事負責到底,必須清清楚楚告訴他做事的要求,并且與處罰聯(lián)系在一起。如把洗青菜的活承包給孩子,要是沒做好,便不能吃所有的菜。這樣,孩子才知道,一個人的行為是要負責的。
2 讓孩子對自己的責任心引以為榮。
有位10歲的小女孩,負責倒垃圾已經5年了。在她5歲時,突然對倒垃圾產生了興趣,一聽到收垃圾的鈴聲,就提著垃圾桶去倒。她的父母為了維持她參加家務勞動的興趣,培養(yǎng)她倒垃圾的責任感,對她倒垃圾的事予以表揚,說她能干、勤快,還經常當著女孩的面在外人面前稱贊她。這樣,激發(fā)了孩子主動倒垃圾的自豪感,慢慢地形成了習慣,把這項勞動看成一種責任。
3 讓孩子學會提醒自己該做什么,學會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8歲的王剛經常忘記洗完澡后把臟衣服自己放進洗衣機里。為此,媽媽讓王剛自己記下洗澡后該做什么事,以便提醒自己。從此以后,王剛再也不會忘了把臟衣服放進洗衣機,還為自己的進步感到自豪。可見,當要孩子記住做某事時,與其大人經常提醒或給他貼張備忘字條,還不如讓孩子自己記下要做的事情有效。那樣,孩子們會為記得提醒自己而沾沾自喜,慢慢地學會了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只有學會了對自己的事情負責,才能逐步發(fā)展為對家庭、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負責。
4 對孩子的某些行為造成的不良后果,要讓他自己設法補救。
如孩子損壞了別人的玩具,一定要讓孩子賠償給人家,也許,對方會認為損壞的玩具沒多少錢,或認為小孩子損壞玩具是常有的事,或者其他某些原因而不好意思收下孩子的賠償。但從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出發(fā),還是要說服對方收下,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每個人的行為是有責任的,誰造成不良后果就該由誰負責。
當然,父母在家中要為孩子樹立“言必行,行必果”的好榜樣,這樣父母才能有威信,才能讓孩子有模仿的對象。
對于男孩子來說,父親的責任較重。一個肯和兒子一起打球,聽音樂,整理庭院,談天散步的父親,會使兒子心理上得到很大的滿足,并且覺得驕傲。男孩需要一個他所崇敬的、堅強的人做他的榜樣,并且領導他走入那屬于男性的廣大的世界。而假如父親不理會他這種需求,他就只好自己到外面去找,而他所能找到的恐怕只是流浪或是傷害。——羅蘭
父母積極的反應可以鼓勵孩子們做出很好的決定,父母積極的反應還可以減少孩子的犯錯幾率,父母積極的反應還能讓孩子相信父母的話,更努力地朝父母所希望的方向發(fā)展。如果父母能注重積極反應的質量,那么就將取得起越來越好的效果,孩子的表現(xiàn)就會越來越好。
請父母將積極的態(tài)度賜贈給你的孩子吧,你的孩子將會做出良好的決定,并展現(xiàn)他們優(yōu)秀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