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復習教學的難易觀
—以英語為例探析高考備考中備難考易問題
鄧北平
在高考復習教學中,教師們究竟應該采取高考標準的復習模式還是應該采取超高考標準的復習模式?這個問題不僅是一個關乎教學備考成敗的現(xiàn)實問題,也是一個關乎每個考生個人的綜合成績高低的重大問題,還是一個極具理論意義的方法論問題。為了行文的方便,也為了使全文邏輯更通暢,本文擬從以下幾個問題切入,并順次展開討論。第一,什么是高考標準的復習教學模式?第二,什么是復習性教學?第三,什么是備考性教學?第四,什么是復習備考的應然模式?第五,什么是復習備考的誤區(qū)和盲點?第六,什么是高考標準備考的四項基本原則?等等,希望藉此邏輯展開給讀者諸君一個清晰的傳達,以期形成一個正確的復習備考觀,從而為我國高考備考的教學實踐抹上一縷戰(zhàn)略色彩。
一、什么是高考標準的復習備考模式?
高考是什么?高考,就其現(xiàn)實性上考察,屬于多學科、合并性、且總分優(yōu)先性的選拔性考試。從前面的修飾語來看,即可大致窺見高考的幾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多學科。高考不是以單科錄取,更不是只考查某一個具體科目,因此某一個具體科目并不能產(chǎn)生極值。第二個特點是合并性。所謂合并性,是指高考是將各個科目統(tǒng)一納入到一個考試系統(tǒng)中來。在一個相對大的區(qū)間里(比如以省為單位)統(tǒng)一命題、統(tǒng)一組織、統(tǒng)一考試、統(tǒng)一錄取。第三個特點是總分優(yōu)先性。高考是總分關懷,而不是單科關懷。即無論是哪個考生在其錄取時必以總分為決定性參照物。在這個意義上講,單科分數(shù)被掩蓋,因而個性不易彰顯。第四個特點是選拔性。即以總分為序,由高到低,按分級、按檔次、按等第,擇優(yōu)錄取??偠灾?,高考的客觀效應是彰顯全科(共性特征),淡化單科(個性特征)。因此,整體備考中的聯(lián)動性與統(tǒng)籌性至為關鍵,但這一問題歷來被一線教師所忽視,甚至是有意忽視。因為在更多的教師眼中,單科分數(shù)才是命根子,只有單科才能顯示他們的實際的存在與現(xiàn)實的地位。殊不知這種認識可能會給自己的學生帶來災難性后果。
接下來的問題是,什么是高考標準的復習教學模式?所謂高考標準的復習教學模式,是指以《英語課程標準》為核心參照,以教育部考試中心年度考綱及當?shù)匮a充說明為命題或選題依據(jù),同時以當?shù)?、當年高考英語試卷模式(其中包括整卷題型配置、整卷難度配置、整卷考點話題配置等)及歷年走勢(包括卷種的實際難度、命題執(zhí)行力度及命題偏好等)為基本標高的復習教學模式。
高考標準具有三大特征:難度的穩(wěn)定性、命題的繼承性和題型的連續(xù)性。但一線教師一般不大理睬這些,在實際的備考過程中,教師們往往自然而然地形成超高考標準的復習教學模式。在超高考標準的復習教學模式中,教師們尤其有四個嗜好或傾向:或加大難度、或加大題量、或增多題型、或縮短考時,等等,而這些會給考生帶來不必要的負擔,甚至影響整體備考的有效性。
二、什么是復習性教學?
復習性教學,顧名思義,是指在教學活動中,以突出知識點或考點復習為目的的行為模式。復習性教學既強調“復”,也強調“習”。“復”與“習”從字面上看是指“再來一遍”,但不是簡單的輪回或炒現(xiàn)飯!而是突出重點下的全面性,體現(xiàn)聯(lián)系下的系統(tǒng)性。以綱帶目,綱舉目張。即所謂重點突破,全面防御??v橫聯(lián)系,自成體系。這里要注意的是,全面防御并非全面開花,這既要整體把握,又要區(qū)別輕重緩急。而自成體系亦非另搞一套。所謂自成,既是獨家之創(chuàng)造,又是自然之形成。
另外,在復習教學中,教師們還要注意弄清幾個關系:重點與難點的關系;特殊與一般的關系;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學習與應試的關系;復習與備考的關系等等。復習的目的是固化、強化與內化后的提升與出新。而復習的對象則是知識點及其相互關系。復習性教學不一定為了考試,但備考性教學則必然以考試為唯一目的!
三、什么是備考性教學?
既曰備考,其目的自然顯露無疑。所謂備考性教學,即是為準備考試而進行的教學。備考,顧名思義,為考而備!所以不同于復習,所以不等于復習。備考性教學是復習教學中的一種,也是最特殊、最精細、最精確、甚至是最功利化的一種!備考性教學包括了考點下的重點關懷,重點下的能力關懷,能力下的策略關懷,策略下的技術關懷和技術下的心理關懷,此五種關懷正是備考性教學自成體系的重要鏈接。這里,重點體現(xiàn)為個人能力點,而能力則表現(xiàn)為策略、方法與技術,并在完美心態(tài)下完成考試任務。
備考的目的是以備促考,所以必須有備而來。所備必所考,所考必所備。備難而考易,得不償失。備濫而考精,徒耗人力。難易過度,或多寡過分,均為不智。此中之核心要義對于一個教師而言,全在于對知識點如何上升為考點的觀察力??键c之把握,只在研究二字中得來。
備考的目的是固化后的強化與內化后的優(yōu)化。最終形成考點體系的結構化與應試技術的自動化。所以,備考理當關注得更專、更精、更準。因此考點的打擊必須精確。最好是高度精確打擊,因此,備考的目的必須明確,備考的點位必須精準掃描。否則,費力,費時,傷人,傷心!
訓練有素是針對性訓練和有效性訓練的結果。臨時抱佛腳雖也是備考行為,但往往因時間不足而慌不擇路,或饑不擇食,胡子眉毛一起抓,致難易不分,輕重不辨。若此,則更為不智。
四、什么是復習備考的應然模式?
所謂應然模式,是指理論上或理想中應該存在的模式。
從難易上說,一般有兩種,即備難考易與備易考難。大家比較熱衷于備難考易,所以在實際備考中,幾乎無人犯備易考難的錯誤,因怕被人譏之曰“無能”,故很多人唯恐備之不足,復唯恐備之不難。兩兩相加,已離題萬里,遠遠失了備考的本意與真義!
從全面和系統(tǒng)上說,亦有兩種,即備濫與備亂。濫是沒有節(jié)制,而亂是沒有計劃。備濫與備亂本質上同源,都是貪多求全,生怕搞的不全面,不系統(tǒng)。從這個意義上講,與貪難、求怪、好偏、喜僻,及貪大求滿,好大喜功等弊端并無二致!
對于一個教師而言,準確地判斷自己學科的基本考點既能展現(xiàn)個人的專業(yè)眼光,亦能折射個人的業(yè)務經(jīng)驗,更能突顯個人的研究才情。只可惜,在備考實踐中,考點復習的價值誤判時時“涌現(xiàn)”,一般表現(xiàn)在以下十點。
1.考點“猜謎”
2.考點“過氣”
3.求難求易
4.缺乏新意
5.以偏概全
6.取舍隨意
7.比例失調
8.等量均齊
9.貪大求全
10.無視主體
五、什么是復習備考的誤區(qū)和盲點?
一般而論,影響教師們對考點價值判斷的因素有三點:對高考指導性文獻與政策的了解程度;專業(yè)的與職業(yè)的判斷力;經(jīng)驗性成果,包括觀察、研究與思考。
由于高考的客觀壓力,教師們在復習教學中往往還存在著“芳心無主任西東”的做法。有時候有一窩蜂的架勢;有時候又有我行我素的感覺,但又舍不得花力氣去做點基礎的研究;還有時候有點邊做邊修,邊縫邊補、摸石過河的作風。因此,在復習備考中還存在著很多誤區(qū)和盲點。本文試就此簡述之。
1.五個迷信:迷信難題(偏難怪,這樣才有本事);迷信名校試卷;迷信“名師”,盲目跟風;迷信多練;迷信信息題或高考信息。這五個迷信往往是導致教師備考迷失的關鍵所在。
2.三個忽視: 忽視研究,不講科學研究。對政策、文獻、真題及新題型少有研究或不想研究;忽視真題訓練;忽視自己,不相信自己,不動手、不下力,得過且過等。
3.三個不重視:不重視結合本?;虮镜氐膶嶋H,不能化專家見解為己有,而是生搬硬套,完全的拿來主義;不重視一般性研究;不重視基礎訓練等。
4.四不一沒有:不能有效區(qū)分知識與能力;訓練不充分、不到位、不嚴格;沒有在考前給學生建立大語法框架。等等。
六、什么是高考標準備考的四項基本原則?
高考標準的備考應講究四項基本原則,即考點復習的系統(tǒng)性與精確性,全科復習的聯(lián)動性與統(tǒng)籌性。
復習著眼于知識點,而備考則著眼于考點。因此,在復習備考中,考點復習的系統(tǒng)性和精確性就顯得格外重要。所謂系統(tǒng)性,就是要將已經(jīng)成為相對散點的考點重新連成一片,使之形成系統(tǒng)、形成板塊、形成結構。而精確性就是要突出考點、針對考點和打擊考點。要對所備考的科目與即將來臨的考試之間的關系了如指掌,惟其如此,才能對考點實施精確打擊。
前文業(yè)已指出,高考是多學科、合并性、且總分優(yōu)先性的選拔性考試。因此,單科老師必須著眼全局,而不是只瞄著自家的二畝三分地。要關注全科復習的聯(lián)動性與統(tǒng)籌性,非如此不能決勝高考。復習備考的效益不是從單科中揮汗如雨地得來,而是從整體全科的協(xié)調與合作中得來。所謂聯(lián)動性,就是強調單科與單科之間的協(xié)調,因之,單科獨進是最大的忌諱。而所謂統(tǒng)籌性則是強調全科在全局觀照下的統(tǒng)一與統(tǒng)合,是時間和資源的最佳配置。所以,聯(lián)動性體現(xiàn)的是合作精神,統(tǒng)籌性則體現(xiàn)的是整體機制。
這四項基本原則必須發(fā)生在以高考標準為前提之下。沿此思路展開,超高考標準的復習備考必然會帶來考生總分布局上的失重與學?;虻貐^(qū)在整體資源配置上的失衡。有鑒于此,我們深刻地感到,單科獨進的冒險與粗糙。所以,只有在統(tǒng)籌與聯(lián)動的旗幟下,單科才有整體精進下的突飛,而整體才有多科整合下的猛進。
說千言,道萬語,就是要將單科置于整體之下,整體統(tǒng)籌于各科之上。一言以蔽之,高考備考要體現(xiàn)聯(lián)動,高考備考要體現(xiàn)統(tǒng)籌。而單科備考要講究系統(tǒng),更要講究精確。只有這樣,總分才會被充分地彰顯。也只有這樣,高考的本義才會得到空前的凸顯。